佛洛伊德之死 上周一(25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名為佛洛伊德的黑人男子遭白人警察以膝蓋壓制頸椎,窒息而死,壓制過程長達九分鐘,佛洛伊德在過程不斷呼喊「我無法呼吸」直至氣息微弱,聲不可聞。過程許多群眾圍觀,「他不能呼吸了」他們告知警方佛洛伊德已沒有反抗跡象,不必持續壓制,然而群眾卻被其他警力隔離在外,終至佛洛伊德失去意識,送醫不治。   由警察過度執法所衍伸的示威抗議,縱火、掠奪等暴力迅速升級,抗議在全美迅速蔓延,目前為止已蔓延20餘州。週六(31日)為止,洛杉磯等20餘個城市進行宵禁,卻未能阻止更多民眾上街示威抗議,伴隨抗議而來的動亂也愈來愈多。   美國警方針對黑人過當的執法已經不是新聞,因為種族問題而引發的的示威遊行,進而演變成為動亂、搶劫,最後只得出動國民兵鎮壓示威者,鎮壓過後留下大火焚燒後的建築,洗劫一空的店家,滿目瘡痍。歷史正不斷重演,為什麼我們經常對事物懷有偏見?所謂偏見與歧視又有何差異?我們該如何面對歧視與偏見,營造一個更友善的社會?   為什麼我們產生偏見與歧視? 珍艾略特的一個實驗 什麼是歧視?珍‧艾特略是一位美國小學教師,同時也是反種族主義者。就在馬丁路德被刺殺的第二天,她所參與教學的那個小鎮是以白人人口為主的小鎮,她的學生無法理解為什麼馬丁路德會被刺殺,也不明白歧視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了讓同學明白「什麼是歧視」,她在班級上做了一個實驗。   珍艾略特將班級裡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眼珠色淺,一組眼珠色深。她在深色眼珠的同學們頭上繫了褐色的頭巾作為區分。她告訴淺色眼珠的學生,他們更加聰明、乾淨且更加優秀。而深色眼珠的學生則是次一等的學生,艾略特不斷批評和嘲諷他們。   第二天,她讓他們身分互換。   在這兩天裡,被歸類到「不佳」組別裡的學生,學習力低落、沮喪,相較起平常表現得更不自信;相反地,被歸類到「優秀」的學生則表現的學習力強、比平常表現得更為自信,而且圍巾的區分讓「優秀」組的學生更有利的凝聚成一個群體,他們更團結的區別看待「不佳」組。   一個簡單的頭巾,短時間的概念灌輸,就幾乎讓懵懂的學生做出歧視的行為。回到最初的問題,什麼是歧視?什麼是偏見?偏見是對中立的事物有了偏誤的認知,基於偏誤的認知人們做出傷害的行為。也就是說,偏見作為心理認知儲存於腦海之中,事件作為誘因,外導出歧視的行為。   什麼是歧視的行為?一般來說歧視是指對人的差別待遇。但我們因為每個人各自對事物的好惡不同,對外採取不同的姿勢面對世界,這不是很正常嗎?譬如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會挑選戰力比較高的玩家一同組隊,又或者我們會根據戰力作出差別的獎勵分配,這樣可以算是歧視嗎?因此,「一個人作的行為依據,是否與他想達成的目的有關」成為我們判斷歧視條件的依據。   同時,偏見與歧視不一定是上對下的關係,弱勢團體也經常對強勢團體抱有偏見,譬如仇富。又好比,一個高學歷的員工在公司裡往往負擔更多工作分量,同事間出問題時也常常詢問高學歷的員工,當他無法回答出來時可能會聽見「你不是某大學的嗎?怎麼這個也不會?」這同樣也是偏見與歧視。   只是,在社會上懷有偏見的強勢團體往往能夠將歧視有效地強加在弱勢團體上,反過來則比較困難。原因在於強勢團體占用了社會大多數的資源,譬如,台灣現行教育裡國中就開始的分班制度,在前半段的學生往往佔有學校較多的教學資源以及老師的關注,而後段班有的卻是較混亂的學習環境與學校不重視學生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好的學生越好,壞的學生越差。雙方造成的偏見與歧視也越來越強烈,而由於弱勢團體擁有的資源較少,也難以重建現有制度。   基於偏好的歧視、統計歧視 歧視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兩種:一種是出自於個人偏好帶來的歧視,稱為「基於偏好歧視」;另一種為根據數據資料帶來的歧視,稱為「統計歧視」。   基於偏好的歧視(taste-based discrimination) 這一概念是由諾貝爾獎經濟學家貝克爾(Gary Becker)所提出,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以上述公司例子,即使今天公司來了兩位應試者,一名黑人應試者,一名白人應試者,在應試過程中老闆可以明確的知道黑人應試者工作能力優於白人,然而因為偏好關係,他寧願犧牲一筆錢也要錄取白人應試者作為員工。   統計歧視(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統計歧視的概念則是以另一個諾貝爾得獎主阿羅(Kenneth . J . Arrow)所提出,這個概念又是什麼意思呢?在過去,在美國男同志之間流行了一個可怕又難以解釋的怪病,當時這個病稱被稱作GRID(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即是「男同志相關免疫缺乏症」,在當時,男同志普遍在美國社會被認為是性生活混亂的,關係複雜的,甚至人們看到是會抗拒的。即使在後來醫學證明這項病徵不只會發生在男同志身上,並改名為AIDS即是「後天免疫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但根據數據顯示這個病徵的確較常發上在男同志身上,男同志性生活混亂、關係複雜的標籤,或稱歧視仍然無法解除,這根據數據統計而來的歧視就是「統計歧視」。   自我實現預言:懷有偏見的我們,是怎麼走到歧視的? 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Robert K. Merton)在1968年所進行的雙盲實驗,所謂雙盲實驗就是,測試方與被測試方都不曉得實驗正在進行。   總之,羅伯特在美國當地的一間小學進行實驗。他挑選了三個班,告訴老師,他們是資質比較優秀的學生,較有希望在這個學期獲得好成績。一個學期過去後,他拿到所有班級的成績數據做比較,確實,當初被寄予厚望的班級學生成績優於其他學生,老師對他們的學習態度評價也相當良好。   這個實驗在常態分班裡進行,然而卻根據老師給予的期待,卻做出了不同的成績,也就是說,人們的期待(偏見)無論是對他人或對自己,往往影響到一個人(別人或自己)的行為。好的偏見,促使人進步;不好的偏見則成為歧視。   我們如何破除偏見與歧視? 正如我們處理大多數問題的方法,只要找到根源事情就不難解除。   我們知道,歧視來自於偏見,偏見來自於在資訊不充足之下對事情倉促概念,又或者某段論述出自於權威,即使不完全正確卻也使人相信。因此,我認為消除偏見的方式是保持探究精神,「他說的是對的嗎?」黑人真的具有暴力傾向?真的學習力較差嗎?後段班的學生真的是劣質難教化的嗎?如果數據顯示,上述問題成真,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最後找出最審慎的態度去面對外在的世界,這才是對大部份事情公平的作法。   要知道,偏見不僅僅影響到自己。一個人是怎麼了解自己的?你了解自己嗎?我們是不是很多時候透過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來衡量自己的為人?尤其在心智尚未成熟時,更難築構對自己的完整形象,因此當別人帶有偏見告訴你,你是什麼人,就很容易成為那樣的人,這也就是自我實現預言。因此,我們應該在資訊充足的情況下公正的面對別人,因為偏見和歧視影響的不僅是自己,更甚還有別人的人生。
想要挽回前任嗎?這兩個心態不可不知!
愛情是什麼?讓你化作一首過分浪漫的情詩;讓你成為在佛前獨自祈禱的信徒;讓你恍然未覺自己正成為綻放在天空上的煙花中,一粒瞬間消逝的花火。你還以為你們正在衝鋒,你在戰場上揮舞著沾染鮮血被燒焦的昏黃大旗,卻沒有覺得身邊的士兵已經退了下去,那是你的獨舞和舊夢,那是失戀。   「挽回是一條漫長又難熬的路,像是失眠。」我們都走在同一條路上,我們都是在返鄉途中難以成眠的夜歸人。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要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到問題的病徵,並對那些錯誤進行改善,對症下藥。然而,感情不比身體,愛情亦不若病。即使問題在你這邊得到改善了,但你無法有效地傳遞給對方,那就相當於沒有改變,對挽回一點幫助都沒有。   因此,我們建議那些想要挽回感情的男女們務必要雙管齊下,何謂雙管?其一,當初致使雙方離開的問題要獲得改善;其二,透過一些微小的細節和動作,委婉地讓他知道你已經不同了。這邊說的細節和動作不是一定要要當面才能表達,我會一一說明。   不要聯絡 想要挽回上一段感情,第一件要了解的事情就是「我們為什麼分手」。   在剛分手時,我們的情緒經常陷入低潮、狂怒、抑鬱、悲傷等極端的情緒裡,在這種情緒裡我們很難真的仔細考慮出雙方分手的原因。我們會陷入兩種極端,我們會陷入自責,告訴自己「如果當時我這樣做就好了」、「如果當時我再多努力一點事情會不會不一樣」,不斷的假設如果,告訴自己一定是自己如何如何不好,傷了另一半的心、不夠耐心等待、自己如何有諸般缺點……,把分手的過錯歸咎到自己身上。   另外一種則是將諸般過錯推委給對方。誠然,若是「清楚的感情背叛(劈腿等)」我們可以清楚地歸咎出誰的錯誤,然而普遍感情卻不像一方的背叛一樣,可以清楚歸結出究竟誰是這次意外的「肇事者」。只是,如果確實是一方劈腿,對感情背叛,那我們也不建議你挽回了,那是另一回事。   回到主題,我們為什麼不要聯絡對方。正因為分手後我們會陷入一段「崩潰期」,在那段過程裡我們充斥了各種極端的情緒。請試想,分手必然有各自無數種原因,原因各自有異,但起碼我們可以知道那些原因必定是不好的。   不管是試圖挽回的那方,或是另一方都受到這負面情緒的影響。而在這過程如果你又屢屢以極端的情緒去接觸對方,譬如:我恨你、我錯了。或者告訴他妳有多憔悴,多思念他;或者責怪他,怪他對感情的不負責任;或者苦苦哀求用哭的,試圖要他回到你的身邊。   你一定發現了,上述的發言不是攻擊對方,就是貶低自己,在對方已經受到分手負面情緒的影響下,還要告訴對方你的情緒有多負面多憤怒,以專有名詞來說,其實已經有點「情緒勒索」,這樣的手法當然不是完全無效的,有的情侶因為一時的心軟會同意復合,只是原本存在的問題還是存在,沒有得到改善,而他們都知道心裏存著一個無法釋懷的疙瘩。   為下一次見面成為更好的人 雖說是不要聯絡,但為什麼?剛分手的人一定很難接受這個選擇,「如果我不聯絡的話他不就忘了我」或「如果我不聯絡,他認識了新的人怎麼辦。」                                                  別想那些了,那就是命!難道每天連絡,說一些無意義的話,早安晚安以及隨時會想起的悲傷的過去,對方就會突然覺得,過去的問題都解決了,我們繼續再一起吧!這樣嗎?很難的。無意義的聯絡只會不斷提醒對方,你仍舊是那個和他分手的人,懷著同樣問題的人,和過去別無二致。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暫時不要連絡一段時間,冷靜思考當初為什麼對方會愛上你,為什麼會離開你,接著保留好的那部分,修正問題。譬如對方因為你的才華愛上你,就不要停止練習你的才華;因為你的溫柔愛上你,就別因為受傷而改變自己的溫柔。然而最重要的,還是改過錯誤,這個錯誤一定嚴重到了他會離開你的地步(如果讓他愛你的那部分沒有消失的話),也就是說這個「不好」的部分,蓋過了你的「好」,因此修正錯誤,成為更好的人再次出現在他的面前,才是挽回的最佳方式。
《惡鄰拼圖》:人物眾多仍井井有條的懸疑恐怖片
《惡鄰拼圖》改編自韓國漫畫家姜夫的同名漫畫。                                           原本寧靜的住宅區中某一天突然發生了一起恐怖兇殺案,自此每隔十天就有一人被殺,且屍體都被裝入旅行箱拋棄於荒郊野外。第一個受害者是一位國中女孩,某日放學搭上了鄰居便車便從此失蹤,10日後她被發現陳屍在河邊。整個社區於是開始人心惶惶並且相互猜忌,而兇手更為了掩蓋自己的犯罪事實開始犯下連環殺人案。   就在事件越演越烈之際,令兇手開始惶恐的是另一個女孩的出現,這個女孩竟與之前遇害的女孩長相極為相似,兇手一邊計畫著殺掉她,一邊陷入心魔無法自拔………   (以上節錄自開眼電影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nkr22195490/)       《惡鄰拼圖》這部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像市面上的犯罪電影,有正邪兩派的對峙戲碼,有代表正邪兩派的主要人物。在《惡鄰拼圖》裡除了以殺人為樂的殺人魔柳勝赫(金成均飾)擔任主要反派外,很難說出與他對應的主要正派是誰。   正如同電影海報一樣,這齣戲裡有數名要角,主要還是以圍繞著殺人魔的故事做為進行,不過比較可惜的是,作為核心人物的殺人魔柳勝赫卻沒有獨立的人格刻劃與背景故事,相對其他角色更為單薄,在電影裡沒有對他殺人的動機詳細解釋。電影裡,你可以看見柳勝赫的陰森、詭計、面對他人的冷淡以及瞬間殺心的暴露,可以明確地看到這些平面的個性,可是身為主角又覺得少了身為「人」的性格。   與反派主角相反的,他身邊飾演的正派人物或受害人物,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己的背景性格與故事,其中尤以飾演受害女孩母親的金侖珍戲尤為動人。其次則要算上飾演保安員的大叔千虎珍與善良可愛的國中女學生(金賽綸飾)。   《惡鄰拼圖》可以算是一部以殺人魔為主軸,牽動其餘配角感情戲的懸疑恐怖片,本片角色眾多,不過敘事方式有條不紊,可以有效地將配角角色個性鮮明地刻劃出來,不過這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眾多出場的角色又各自有著鮮明的性格,導致《惡鄰拼圖》裡沒有哪個真正能夠撼動或說感動人的感情戲。這部片恐怖嗎?有點。刺激嗎?刺激。演員出色嗎?當然出色。但是要問到哪個地方最觸動人,卻少了那個能給人深刻感情的角色。   金侖珍(母)與金賽綸(女)兩人的親情戲可以說是這部懸疑恐怖電影裡唯一溫暖的陽光。   由千虎珍飾演保全先生也頗有故事。   馬東石飾演的討債打手可惜的沒什麼戲分。  
台鐵席地而坐:台灣的多元文化與磨擦
  事件起因 由於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台鐵自二月底禁止大眾在車站群聚、席地而坐,並停止租借場地。只是近日疫情雖然趨緩,台鐵卻對外宣稱有永久禁止席地而坐的打算。                                         台鐵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打算公開表達之後,雖然台鐵並未明確表達限制外國移工席地而坐,卻仍受到不少時事評論家、文化人評為歧視他國文化,限制人民聚集自由。台鐵方面則強調,台北車站從未開放席地而坐,一切皆是民眾習慣使然;針對此事,交通部長林佳龍則持相反意見,他表達車站固然肩負疏運和緊急狀況時疏散的任務,但只要能兼顧,不應僅以單方面主觀的「有礙觀瞻」決定公共場所的規定。並強疫情過後,台鐵應及早讓一切恢復如常。   外籍移工為何在車站附近席地而坐? 目前在台工作的外籍移工一共有七十萬人,在台灣約莫兩千三百萬的人口裡就佔了3%。如果這樣說還無法大概明白在台外籍移工的人數,那麼在提供一個數據,當前苗栗縣人口約56萬,新竹市人口約四十五萬。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外籍移工以在台灣佔有一定的比例,也有各自的文化社交圈。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印尼移工在假日聚集在火車站、附近活動廣場席地而坐,喝飲料、吃東西、開心地聊天。席地而坐,在印尼是再稀鬆平常不過得事情了,移工們來到台灣後,自然也把家鄉的習慣帶過來,加上火車站、廣場並沒有設立足夠的座位,那麼三五好友聚會時席地而坐,似乎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爭議並非首次發生 只是這樣的習慣,到了台灣卻成為有礙觀瞻的「落後」形象。台灣物業、商場、公共場合禁止人們席地而坐並非一日之事。早在2012年,齋戒月結束,台鐵方面以擾亂秩序和動線的為說法,使用圍欄將大部分的區域圍起,限制旅客活動、席地而坐。這個做法在當時被視作強硬手段,隱性的將東南亞移工請離台鐵大廳,有人質疑,若是為了動線考量,大可使用紅線圍出通道即可,台鐵當時作法有諸多爭議,也就暫緩執行。然而席地而坐影響觀瞻和影響動線的爭議卻一直存在,即使到今天仍舊在社會上充不同看法。   除了台鐵之外,2018年台中東協廣場(舊名第一廣場)也曾貼出告示禁止席地而坐,東協廣場一直是外籍移工假日娛樂、休閒的場所,雖然東協廣場並未明指針對外籍移工,然而所有告示皆使用英文,不免讓人聯想其針對性。不僅只有貼出告示的東協廣場會趕人,就連在緊挨著廣場,在近幾年被翻修整治的綠川,外籍移工們也有遭警告的經驗。   社會正反面評價: 台北車站禁止席地而坐再次引發社會辯論。日前,自由時報報社在Facebook上舉行投票,總共一萬兩千多人參與,共有76%民眾認為「不要坐比較好」、24%民眾認為可以開放給大家坐。   反對席地而坐的民眾有的認為台北車站為面對世界的大門,在大廳裡席地而坐有礙觀瞻;有的則無法接受席地而坐的諸般行為,譬如搓腳皮、吃飯、大聲聊天、睡覺等,指這樣的行為讓首都車站竟然看似遊民的集散地;先前提到的動線規劃,也在群眾意見裡佔有一席之地。   而支持開放的評論則普遍為自由撰稿人、時事評論家、文化人所發表。指出,台灣為包容各國文化差異的社會,不應該因為席地而坐的文化來自外籍移工,就以「落後」的角度批判。有的更指出台灣所包容的不是文化,而是台灣人以為「先進」的文化。事實上,在台鐵大廳席地而坐的不只東南亞的外籍移工,(當然大部分是,尤其以慶祝齋戒月時為多)但此外也有各國民眾,包含台灣人民使用該場域,他們表示,台北大廳應是一個可以讓各國文化交流的地方,不應該輕易地限制民眾聚集、席地而坐。   文化的包容與色彩 國家是一個不怎麼大又不怎麼小的空間,文化是有稜角的,他們相互衝突,磨蹭、受傷,在這過程中不斷結痂,變得圓潤。誠然,我們未必習慣外籍勞工席地而坐的文化,來自異鄉的他們也僅是藉著一方空間,聊思故鄉罷了。台鐵大廳公共空間是否可以席地而坐自從移工來台後爭議不斷,我們當然支持台鐵希望自己的空間乾淨寬敞,但也尊重移工當地文化,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完成配套措施,比方擺放椅子,或增加空間給予外籍移工使用。   台灣相較移民國家還沒有那麼多的文化複雜性,儘管在過往兩三百年接受了荷蘭、西班牙殖民,先後經過明清統治、日本佔領,但現在社會大抵還是以華人社會為主。即便如此,以包容著稱的台灣也乘載著諸多不同的文化,無論是這片土地原來的主人原住民、後來遷徙來台的華人、或是頻繁來往的外籍工作人員都是台灣的一份子,不管最後結果為何,我們都應該用包容的心來面對彼此間的差異。
看金庸作品裡的女性缺失
  查良鏞,筆名金庸,當代最知名的武俠小說家,著作多部膾炙人口的小說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筆下作品更被翻拍成無數電視劇、電影,在手遊盛行的現在,更有無數遊戲公司依其作品改作遊戲。   即便金庸才氣橫溢,為近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其筆下女角色的形象卻一直在讀者間普遍有著爭議,認為金庸對女性角色是不客氣的,指她們個性單薄,彷彿為了主角而生,更有人指金庸筆下的女角色只是為了滿足男性讀者的意淫產生的;當然也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金庸筆下的女角是細膩而豐滿的。   有沒有這樣的傾向? 要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要先確立這個「傾向」所指為何?   在《紅樓夢》出現之前,女性角色在文學作品裡多半是平面的、較沒有個性的,甚至有點像為了觸發劇情所存在的「東西」。有的是在男性社會下良順服從,僅為了男性不惜付出一生;有的為了政治考量,成為兩國或男人之間的政治禮物,她們的自主意識和心理是幾乎不被重視的(西施、孫尚香);又或是《鶯鶯傳》裡的「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以,愚不敢恨。(你對我始亂終棄,你當然是妥當的,我也不敢怨恨。)」表達出女性在那時代的卑微,甚至到後來拋棄鶯鶯的張生還被冠以不念舊惡的好形象。儘管在《鶯鶯傳》裡女性已有了獨立的性格。   這些都與當時社會環境有關。   如《水滸傳》裡,即使有一百零八條好漢,每條好漢有各自專精和個性,但在女性描寫上還是非常的不立體,甚至讀來還覺得幾分怪異,細思過後,原來是在小說裡女性自我意識太過淡薄,成了男性的附庸,而這個附庸也僅是影子和物品的程度罷了。那即使為一百零八條好漢之一的女性角色扈三娘,雖有獨立敢愛敢恨的性格,然而在故事裡也頗有不和邏輯的地方,譬如她馳援祝家莊時被林沖所擒,扈家更被梁山好漢屠殺滿門。屠殺滿門這件是換作是誰都難以接受,更枉論性格上敢愛敢恨的扈三娘,但作者卻寫她在梁山住了下來,還嫁給梁山之一的矮腳虎王英。這不要說對一個女性心理是不合理的,簡直對人的心理都不合理。   在紅樓夢出現後,終於對女性心理有了細膩的描寫,女性角色也有了獨立存在的意義。正如曹雪芹筆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飽受道德教育的薛寶釵,各有各的個性,有自己獨立存在的形象。   金庸筆下女角色個性單薄嗎?我想不是的。《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鬼靈精怪、俏皮可愛、鬼點子層出不窮;《神鵰俠侶》小龍女冷淡豔麗、心思單純、用情唯一。讀到小龍女和楊過終於成親時,旋即遭遇死別的心理描寫不可謂之不細膩;趙敏與張無忌被囚於山莊之下,兩人鬥智不可謂之不機智;即使機敏俏皮如黃蓉,面對善良的傻姑也曾露出一瞬間的殺機。簡言之,金庸筆下的女性是活的,是有多種面向的,比起紅樓夢前的諸多小說,他的角色更偏向紅樓夢的筆觸。   但是,有沒有單薄的傾向?有。   我想說的不是個性上的單薄,而是武俠小說裡常以男主角為要角,而造成次要角色為了配合他(主要角色),而單薄了女性(次要角色)的形象。正如前段所說,在金庸筆下有諸多女性性格,但是,卻彷彿沒有主角就不行了。黃蓉為什麼守襄陽?因為郭靖心理有俠之大者;小龍女為何多次離開楊過,因為她心裡只有對楊過純粹的愛;即使武功可與當時天下第一王重陽比肩的林朝英,最後也因為得不到愛情而在古墓裡鬱鬱而終。也就是,彷彿拿掉男主角(愛情),她們的形象突然間就消失了。這也是我想說的,金庸筆下女性雖然細膩,但是卻缺乏了性格上的多種面向(愛情之外)。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傾向? 我想可能與「知的邊界」、「讀者偏好」有關。   知的邊界: 知的邊界,說來就是不明白女人,因為不明白女人,於是將自己心裡理想的女人投射進文學裡。   因此金庸在筆寫描寫了女人作為女人的美,卻沒有描寫出女性做為人的美。也就是說,金庸當然不是對筆下的女主角沒有描寫,而是他的描寫是已自己的想法作為投射,將自己理想中的女性投射到小說裡,溫柔、包容、順從、美貌等等諸多傳統美德,卻忽略了她們作為人的性格,也就是除了愛情之外,我們幾乎難以理解她們這些人。   讀者偏好: 第一段裡提到,這樣的做法是不是為了滿足讀者的意淫?這樣說法實在是比較不公平。但我想多少有。   武俠小說即使到了男女平權的當代,讀者也是以男性較多,更枉論金庸先生開始創作的50年代。當時在報刊上連載,更是迫切需要讀者。男性讀者的意淫,無非主角建功立業,娶得美嬌娘,有的還要三妻四妾。而女性讀者的意淫,則是男性建功立業,他可以三妻四妾四處浪蕩,但他只愛妳。在這樣的想法下,金庸筆下的女主角,難免有點成為了主角的影子了     這樣的行為怎麼解讀?能否算是歧視?   至於在他筆下的想法是否能算做歧視?還是難以這樣論斷的,與其說這是他在那個時代對女性的偏見,不如說說是他將自己理想的女性投入文學裡,如同諸多女性作家寫出來的男性一樣,霸道又在事業上成功,是專情只愛妳的總裁。溫柔、包容、浪漫、對外誘惑的抗拒是女性對理想男性的幻想與投射,正如金庸一樣。   因此金庸筆下的女人與其說是女人,毋寧說是他心目中的女人。
《希望:為愛重生》:面向東方黑暗的黎明
  電影《希望:為愛重生》是一部在201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由李濬益導演,薛景求、顏智苑、李蕊擔任主演,改編自趙斗純事件。   相較韓國其他黑暗色彩較重的電影,《希望:為愛重生》則像黑暗過後,陽光只淺淺透出來,大地還蒙著一片灰暗的顏色,光線像吸附上紙巾的水,慢慢又淡淡地往上爬,那樣曦微破曉的模樣。   電影改編自真實社會趙斗純事件。2008年12月11日,當時八歲的小學生素媛(化名)在上學的途中被男子趙斗純襲擊,押脅至附近的教堂廁所性侵得逞。過程中趙斗純使用激烈的方式侵犯年僅八歲的素媛,過程不必細講。最後導致素媛骨盆骨折、大小腸流出體外壞死、肛門同性器官80%壞死病昏迷。事後趙斗純為了清洗留在素媛體內的精液,還用大量的冷水倒入素媛體內。   事後素媛需要裝人工尿袋與人工肛門,大小便都需要他人幫助。而犯人趙斗純辯稱當時酒醉,使得他犯案時全無記憶,只被判十二年的刑期。   《希望:為愛重生》是一條悲哀、溫暖又令人心痛的康復之路。相較於韓國其他較為陰鬱的犯罪電影(本片不曉得算不算犯罪電影,或許比較偏向劇情片),《希望:為愛重生》電影裡使用比較隱晦的方式帶過犯罪手段,或許是為了避免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又或許犯罪本來也不是電影顏色的基調。   電影的色調在黯淡裡帶著光明,像走在面向黑暗東方的黎明。電影不問為甚麼犯罪、怎麼犯罪或訴訟怎麼進行的,誠如剛才所說的,這部電影更偏向劇情片。說的是在一家三人在面對不幸時的悲傷和衝突、在谷底時如何重新振作。在這部片,我們可以看見面對悲痛的哀傷與無助、宛若新生命誕生復健之路和在受創之後人們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