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北錢櫃發生大火造成多人傷亡,正確面對火災的態度再次受到重視,消防署前組長林金宏在臉書上發文,重申預防態度及在火場時逃生的正確觀念。台北市消防局安和分隊隊員張聖舟也在臉書點出幾點一班民眾在火場裡都會犯的錯誤觀念。讓我們配合內政部消防署公布的「火災逃生避難原則」及兩位專家的建言,歸納出幾項火場的重要守則!
切忌這些地方不可以躲!
- 遇到火災千萬不可以躲在浴室!不可躲在浴室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因:
- 一般居家浴室都是使用不耐高溫的塑膠門。
- 200至400度,這樣的溫度就足以將塑膠門融化。因此躲在浴室不僅無法防火,還是非常危險的選擇。
- 浴室的水無法滅火以及降溫。
- 為了通風,浴室的天花板多是塑膠材質。
- 浴室難以有新鮮空氣流通。
逃生時千萬不可使用電梯!
火災發生時,起火的大樓電力系統通常會故障,若是搭乘中故障就進退無路。且電梯管道就像一個極大的煙囪,火災的濃煙會由起火點迅速向上竄,到時電梯就像一個巨大的烤箱。
到底要往上跑還是往下跑?
「煙上升的速度非常快,當你往下看到火源時再向上跑已經來不及了。」林金宏說道。遇到火災最佳的逃生策略就是離開著火建築,根據內政部消防署公布資訊,離開建築物最佳方式就是向下逃生,從一樓離開。且煙的平均上升速度大約每秒三至五公尺,往上跑,人是跑不贏煙的,因此逃生路線原則為向下逃生。
向下逃生必須在「確認門外安全,且向下通道無煙霧」的情況進行,若是房門手把已經高溫,代表門外溫度已經升高不宜出去,若在向下途中遇到煙霧也不要穿越,應退回房間,用衣物等把門縫堵住,避免煙霧流進,接著在尋找其他逃生路徑。
火災時要不要拿濕毛巾摀住口鼻嗎?
消防署公布資訊,與其花時間找濕毛巾遮住口鼻,不如找逃生出路避難。
濕毛巾在僅有但煙的情況下可以起到抵擋煙裡炭粒子與焦油的效果,可以舒緩呼吸,但即使不使用也不妨礙逃生,但對濃煙卻無法達到效果。然而若去找濕毛巾而耽誤其他逃生措施就因小失大了!
逃離火場時一定要隨手關門
隨手關門可以將火勢控制在起火點(居室或屋內),避免火勢擴散阻礙逃生。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