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之死:偏見與歧視是如何而來的

佛洛伊德之死

上周一(25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名為佛洛伊德的黑人男子遭白人警察以膝蓋壓制頸椎,窒息而死,壓制過程長達九分鐘,佛洛伊德在過程不斷呼喊「我無法呼吸」直至氣息微弱,聲不可聞。過程許多群眾圍觀,「他不能呼吸了」他們告知警方佛洛伊德已沒有反抗跡象,不必持續壓制,然而群眾卻被其他警力隔離在外,終至佛洛伊德失去意識,送醫不治。

 

由警察過度執法所衍伸的示威抗議,縱火、掠奪等暴力迅速升級,抗議在全美迅速蔓延,目前為止已蔓延20餘州。週六(31日)為止,洛杉磯等20餘個城市進行宵禁,卻未能阻止更多民眾上街示威抗議,伴隨抗議而來的動亂也愈來愈多。

 

美國警方針對黑人過當的執法已經不是新聞,因為種族問題而引發的的示威遊行,進而演變成為動亂、搶劫,最後只得出動國民兵鎮壓示威者,鎮壓過後留下大火焚燒後的建築,洗劫一空的店家,滿目瘡痍。歷史正不斷重演,為什麼我們經常對事物懷有偏見?所謂偏見與歧視又有何差異?我們該如何面對歧視與偏見,營造一個更友善的社會?

 

為什麼我們產生偏見與歧視?

珍艾略特的一個實驗

什麼是歧視?珍‧艾特略是一位美國小學教師,同時也是反種族主義者。就在馬丁路德被刺殺的第二天,她所參與教學的那個小鎮是以白人人口為主的小鎮,她的學生無法理解為什麼馬丁路德會被刺殺,也不明白歧視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了讓同學明白「什麼是歧視」,她在班級上做了一個實驗。

 

珍艾略特將班級裡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眼珠色淺,一組眼珠色深。她在深色眼珠的同學們頭上繫了褐色的頭巾作為區分。她告訴淺色眼珠的學生,他們更加聰明、乾淨且更加優秀。而深色眼珠的學生則是次一等的學生,艾略特不斷批評和嘲諷他們。

 

第二天,她讓他們身分互換。

 

在這兩天裡,被歸類到「不佳」組別裡的學生,學習力低落、沮喪,相較起平常表現得更不自信;相反地,被歸類到「優秀」的學生則表現的學習力強、比平常表現得更為自信,而且圍巾的區分讓「優秀」組的學生更有利的凝聚成一個群體,他們更團結的區別看待「不佳」組。

 

一個簡單的頭巾,短時間的概念灌輸,就幾乎讓懵懂的學生做出歧視的行為。回到最初的問題,什麼是歧視?什麼是偏見?偏見是對中立的事物有了偏誤的認知,基於偏誤的認知人們做出傷害的行為。也就是說,偏見作為心理認知儲存於腦海之中,事件作為誘因,外導出歧視的行為。

 

什麼是歧視的行為?一般來說歧視是指對人的差別待遇。但我們因為每個人各自對事物的好惡不同,對外採取不同的姿勢面對世界,這不是很正常嗎?譬如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會挑選戰力比較高的玩家一同組隊,又或者我們會根據戰力作出差別的獎勵分配,這樣可以算是歧視嗎?因此,「一個人作的行為依據,是否與他想達成的目的有關」成為我們判斷歧視條件的依據。

 

同時,偏見與歧視不一定是上對下的關係,弱勢團體也經常對強勢團體抱有偏見,譬如仇富。又好比,一個高學歷的員工在公司裡往往負擔更多工作分量,同事間出問題時也常常詢問高學歷的員工,當他無法回答出來時可能會聽見「你不是某大學的嗎?怎麼這個也不會?」這同樣也是偏見與歧視。

 

只是,在社會上懷有偏見的強勢團體往往能夠將歧視有效地強加在弱勢團體上,反過來則比較困難。原因在於強勢團體占用了社會大多數的資源,譬如,台灣現行教育裡國中就開始的分班制度,在前半段的學生往往佔有學校較多的教學資源以及老師的關注,而後段班有的卻是較混亂的學習環境與學校不重視學生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好的學生越好,壞的學生越差。雙方造成的偏見與歧視也越來越強烈,而由於弱勢團體擁有的資源較少,也難以重建現有制度。

 

基於偏好的歧視、統計歧視

歧視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兩種:一種是出自於個人偏好帶來的歧視,稱為「基於偏好歧視」;另一種為根據數據資料帶來的歧視,稱為「統計歧視」。

 

基於偏好的歧視(taste-based discrimination)

這一概念是由諾貝爾獎經濟學家貝克爾(Gary Becker)所提出,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以上述公司例子,即使今天公司來了兩位應試者,一名黑人應試者,一名白人應試者,在應試過程中老闆可以明確的知道黑人應試者工作能力優於白人,然而因為偏好關係,他寧願犧牲一筆錢也要錄取白人應試者作為員工。

 

統計歧視(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統計歧視的概念則是以另一個諾貝爾得獎主阿羅(Kenneth . J . Arrow)所提出,這個概念又是什麼意思呢?在過去,在美國男同志之間流行了一個可怕又難以解釋的怪病,當時這個病稱被稱作GRID(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即是「男同志相關免疫缺乏症」,在當時,男同志普遍在美國社會被認為是性生活混亂的,關係複雜的,甚至人們看到是會抗拒的。即使在後來醫學證明這項病徵不只會發生在男同志身上,並改名為AIDS即是「後天免疫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但根據數據顯示這個病徵的確較常發上在男同志身上,男同志性生活混亂、關係複雜的標籤,或稱歧視仍然無法解除,這根據數據統計而來的歧視就是「統計歧視」。

 

自我實現預言:懷有偏見的我們,是怎麼走到歧視的?

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Robert K. Merton)在1968年所進行的雙盲實驗,所謂雙盲實驗就是,測試方與被測試方都不曉得實驗正在進行。

 

總之,羅伯特在美國當地的一間小學進行實驗。他挑選了三個班,告訴老師,他們是資質比較優秀的學生,較有希望在這個學期獲得好成績。一個學期過去後,他拿到所有班級的成績數據做比較,確實,當初被寄予厚望的班級學生成績優於其他學生,老師對他們的學習態度評價也相當良好。

 

這個實驗在常態分班裡進行,然而卻根據老師給予的期待,卻做出了不同的成績,也就是說,人們的期待(偏見)無論是對他人或對自己,往往影響到一個人(別人或自己)的行為。好的偏見,促使人進步;不好的偏見則成為歧視。

 

我們如何破除偏見與歧視?

正如我們處理大多數問題的方法,只要找到根源事情就不難解除。

 

我們知道,歧視來自於偏見,偏見來自於在資訊不充足之下對事情倉促概念,又或者某段論述出自於權威,即使不完全正確卻也使人相信。因此,我認為消除偏見的方式是保持探究精神,「他說的是對的嗎?」黑人真的具有暴力傾向?真的學習力較差嗎?後段班的學生真的是劣質難教化的嗎?如果數據顯示,上述問題成真,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最後找出最審慎的態度去面對外在的世界,這才是對大部份事情公平的作法。

 

要知道,偏見不僅僅影響到自己。一個人是怎麼了解自己的?你了解自己嗎?我們是不是很多時候透過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來衡量自己的為人?尤其在心智尚未成熟時,更難築構對自己的完整形象,因此當別人帶有偏見告訴你,你是什麼人,就很容易成為那樣的人,這也就是自我實現預言。因此,我們應該在資訊充足的情況下公正的面對別人,因為偏見和歧視影響的不僅是自己,更甚還有別人的人生。

讀者回應

精選文章